盛月法 | ||
这几年,绍兴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,日新月异。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,也存在着一种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:不少村庄新建住宅“摊大饼”式不断向四周扩张,而位于村庄中心的老村区则保留了大量的破旧建筑,且许多已无人居住,或只有老年人和外地人居住,形成了严重的“空心村”现象。
漓渚镇,作为百年老镇,历史久远,乡土文化浓厚,但各村住宅“空”、“旧”现象十分突出。由于各村的历史因素,政策执行力以及历届村主职干部的威信和个人魅力等的不尽相同,决定了各村“空心村”现象各有差别。
一、“空心村”现状及成因分析
虽然各村“空心村”现象差别较大,情况也有所不同,但后患是相同的,即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,影响了农村村庄落后面貌的改善,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“绊脚石”。“外面象个村,进村不是村,老屋没人住,荒地杂草生”,这正是“空心村”的真实写照。
我们重点对棠棣村进行了调查。棠棣村位于镇域中部,由刘家、头社、二社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。目前全村有500户、1460人。住宅总用地12.94公顷,即129464.7平方米,人均住宅面积88.67平方米。通过调查,我们发现该村没人居住的空房有6080余平方米,涉及农户132家、200余间,占总户数的26.4%,总住宅面积的7.9%。其中绝大多数是有两处以上住宅的农户,占84%,部分为已在城市或其他地方买房居住的有15%,绝户的有1%。计算一下,如果这6080余平方米全部退宅还地,大约可安置农户近30户,受益人口近100人。虽然受益绝对数不大,比例较小,但一方面可有效缓解目前部分村民住房困难的尴尬局面,另一方面则可改善村庄环境。
为了进一步搞清情况,我们又从全镇面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。通过调查大步、棠一、棠二、九板桥、红星、黄山畈、六峰、朱家坞等八个村,我们发现这八个村一类房屋有1096户,二类房屋2431户,三类房屋1387户,分别占总户数的22.3%、49.5%和28.2%。(注:一、二类房屋都为目前居住或适于居住的,而第三类房屋多为空房,或即使有人居住也多为老年人以及用于出租)这不仅给村庄安全带来隐患,同时也影响了村庄整体布局和环境整洁。按照村庄规划总体安排,第三类房屋都以拆旧建新或用于建设公共设施为主。以八个村现有住宅面积154.97公顷计算,第三类建筑面积达到437233.89平方米,加上历史形成的违章建筑,我们认为这个数字还要大。因此,单从数字上看,如果实施“空心村”改造工程,其潜力是巨大的。
分析“空心村”形成的原因,我们认为主要有四方面:
原因之一:不少农民观念陈旧,随意建房。他们认为,旧房是“祖宗业”,是“根基”,动不得,也不愿动。同时由于农村建房在早些年实行“先建新房,后拆旧房”,一些农户在“建新”后,不肯再“拆旧”,观念落后和行为无序,是空心村形成的很重要原因。
原因之二:人口的大规模迁移。近几年来,城乡间的坚冰开始化解,城市化率不断提高,以我们浙江为例,年增为2%至3%,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将近70万农民变为“城里人”。为了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,解决进城人口的“退路”问题,允许进城人口保留在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。按照早些年的发展思路,这样做无疑也是城市化进程一个必然,也无可厚非。但是,在“农民变市民”之后,农村出现了农民这种“挪窝”不“腾笼”的现象,被进城农民遗弃的房屋也就成了“空心村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原因之三:村庄规划、建设管理滞后。尽管从目前情况看,我们漓渚镇的村庄规划已经编制完成,但由于早几年没有规划,使建房带有很大的随意性,缺少统一规划的习惯和思维。同时,不少农民对村建规划的意义、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也不足,全村“一盘棋”的观念淡薄,甚至有人会认为规划不如用手比划,导致新建房布局杂乱无章,有的农户甚至以为“违章建筑只要罚款”,就可合法化。
原因之四:领导重视不够。村两委会成员和上级相关部门领导重视不够,也是造成“空心村”的重要原因。比如建房没有严格按程序依法审批,村建规划只是“图上画画,墙上挂挂”;有些部门更是只顾罚款收钱,对违反规划的行为“睁只眼,闭只眼”,制止不力,放任自流;有的村干部以个人的好恶为出发点,家长式作风。此外,城乡差距拉大,统筹不够,对村镇规划建设舍不得投入,造成村镇规划建设严重滞后。
二 、“空心村”整治的初步探索
为了破解土地紧张和资金紧缺的两大难题,我镇的六峰、红星村顺时应势,开动脑筋,创新思维,响应县委、县政府保护耕地、集约用地的号召,利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契机,实施以整治“空心村”为重点的宅基地整治工程,取得了初步的成效。
六峰村坚持思想工作与经济手段并重的原则,即一方面坚持思想工作领先。不仅通过组织召开村两委会、党员大会、村民代表会议来统一思想;而且通过上门走访,开群众座谈会,征求干部群众对“空心村”改造的意见建议来统一思想;还通过广播、横幅、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“空心村”改造的重要性和意义来统一思想。另一方面,在此基础上,形成并出台了补偿较低而又普遍能接受的一系列经济政策,明确规定对该拆不拆和已经拆除的旧房一律不作赔偿,宅基地统一收归村集体所有;同时对部分农户的旧房(不属于应拆对象)及房前屋后的自留地作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,对房前屋后的自留地以2万元每亩的价格由村集体回收,土地内有作物的,按估价赔偿。同时通过统拆与调剂并举,整理与整治同步,建设与管理共抓的三大措施,共拆旧1.55万平方米,共涉及到199户农户,共整理出78亩土地。该项工作的开展既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,又改变了村容村貌,同时还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,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。六峰村适合本村实际开展整治工作的路子,为本镇的其他村和兄弟乡镇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典范,得到了县委、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,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在全县推广。
当然,要全面推开这项工作,困难很多,难度不小。如老百姓的思想观念问题,村干部的畏惧心理(村干部由于长期住在这里,怕得罪老百姓),政策法规问题,各部门配合问题(由于这项工作相当复杂,不仅涉及到国土资源部门和建设部门,还涉及到农业、交通、环境等多家单位和部门,如“自扫门前雪”,显然难以开展有效的整治)等,这些都需要积极探索构。
三、整治“空心村”的几点对策和建议
整治“空心村”,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、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,必须根据每个“空心村”的不同情况,切实有效地推进“空心村”整治工作。
一是要广泛宣传,提高认识。要通过各种途径,广泛宣传整治“空心村”的意义、目的,积极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,形成共识;要把整治“空心村”列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,与积极美化村居环境,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机结合起来;要把整治“空心村”作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必由之路,作为缓解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土地紧张的有效途径来抓;要把“空心村”整治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突破口,促进民主法制建设,让老百姓在整治中得到实惠,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。
二是要搞好规划,分步实施。规划作为先行,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空心村”整治,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配套,同村容村貌改造、道路交通建设相衔接,与文化村、卫生村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相一致,做到规划先行,量力而行,尽力而为,逐步推进。同时要严格执行村庄规划,做到执行不含水分,不留情面。
三是要依法推进,以人为本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,要严格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,坚持依法推进。要建立严格的宅基地审批程序,严格控制新建房用地。同时,要坚持以人为本,换位思考,依法、有序地推进“空心村”整治,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。
四是要多方配合,形成合力。“空心村”整治,一方面牵涉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群众的切实利益的矛盾,另一方面涉及到政府与多个部门之间的关系,因此,光靠地方政府一家是远远不够的,需要国土、建设、环保等部门的大力配合。各部门要统一思想,各司其职,在“空心村”整治中做到不缺位、不越位,上下同心、齐心合力,确保工作顺利进行。
五是要创新机制,大力扶持。政府要加大对“空心村”整治的鼓励力度,积极出台优惠政策。近期“空心村”整治可以结合道路拓宽改造、康庄工程建设等,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,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。要根据实际情况,明确对整治后的土地指标使用主体,调动镇、村的积极性;进一步构筑对困难户、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,如对周转房、老年公寓建设的奖励或补助,使“空心村”中的老年人,老有所安,老有所养;要引入必要的激励机制,要把“空心村”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,列入地方党委、政府的工作职责,加强考核。
|
关于漓渚镇“空心村”问题的调查与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