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人生道上的引路人
发布日期:[2016-07-08] 浏览

父亲一直是我尊敬的人,如今,我也从事着和他类似的工作岗位,他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想而知。趁人大系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比赛之机,我回眸往事,不胜感慨。

 

 “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”

父亲总是一脸严肃相,倒不是他难相处,我想可能与他做啥事都忒认真有关。“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,他常把毛主席的这句话当口头禅,也一直身体力行。

年轻时,父亲当代课老师,面对学生纪律差,父亲铁面无私地向亲人先开刀,把平时最宠爱的小妹我的亲姑姑拉出门外,从此,父亲所带的班级、所上的课,都出奇安静。当国企厂长那会,每天大清早带着厂班子成员清扫厂区,把年幼的我晾在一边,任由哇哇大哭。儿时,在母亲对父亲“认真过头的唠叨声中长大,懂事后,我更亲眼见识了父亲的认真劲。父亲新进机关,写材料是“门外汉”,多少个夜晚,他挑灯重写;多少个夜晚,他骑着破自行车冒雨将改好的材料急急送去。当时写材料不比现在,没有电脑,没有度娘,不可随意更改,全靠积累和手写。慢慢地,父亲上手了,机关工勤编制的他很受单位器重,成了笔杆子

父亲不仅自己认真,对我也严苛。印象最深的是,上小学的一个星期日,我写完作文后让父亲过目。他看了不满意,说写得不好,然后讲思路,让我重写。我撅着小嘴,只得乖乖就范。好不容易写完,交给他,他还是不满意,让我跟着他,一字一句改。整整一下午,我俩沉浸在百字作文中,心仪的电视剧离我越来越远,心中甚是懊恼。可当我看到和父亲一同探讨修改后的文章耳目一新、文采飞扬时,满满地充实和喜悦,不快一扫而空。也许,就是从那时起,我会为了作好文而搜索枯肠,并逐渐养成了静心的好习惯。

 

“做人要靠自己”

爷爷早逝,奶奶辛苦拉扯大三个娃,父亲全靠自己奋斗,进企业,从“挡车工国企厂长;进机关,从“工勤编制正科级干部,我家也从“小乡镇”搬到大绍兴并扎根立足了。所以父亲常对我讲:做人要靠自己,男儿当自强,女儿也应当自强。小时候写作业用成语造句,有时我一时造不出句子,父亲给我示范,然后我又自己动脑再想出一句才写上去。父亲总会夸奖道: 不用现成的,靠自己努力,好!父亲的教诲已渗透到点滴细节中。

初三,我的成绩像蹦极一样,忽上忽下。父亲说:“你要进重点高中,只有凭自己的实力考进去,如果没考上,即使我们有钱,也不会给你买进去。”最终,我如愿以偿。大学毕业前,父亲在我耳边敲警钟:“工作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,你一定要靠自己,特别是当下通过考试方式获得一份稳定工作,比较适合你。”当我考入事业单位后沾沾自喜了,父亲又说:“爸爸希望你生活稳定,事业单位虽也不错,但相比公务员还是欠缺点,要努力啊。”相比很多父母总宠爱孩子,把现成的好东西给孩子,父亲却是有意识引导,让我在自我奋斗中体会乐趣、不断成长,非“授鱼”,“授渔”也!

 

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”

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”,父亲用朴素的行动向我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。对奶奶,父亲很孝,每月1号之前雷打不动跑到齐贤看望,买些小东西,将生活费送到奶奶手中,有时碰上出差等情况,总会提前去,这么多年月月坚持。奶奶到我家住些日子,看着她瘦弱的身躯还信佛吃素,父亲强行往他碗里塞,不吃就大发脾气。奶奶只得向菩萨请假,连连祷告:这几天在儿子家,一定要我开荤,回去我再吃素,菩萨别怪罪。无奈的表情下,心里却美美的。

父亲对曾帮助过他的人从未忘记。父亲常说,淑娟姨婆平时对人比较抠门,但当年在他准备结婚时,姨婆竟慷慨解囊,主动拿出300元钱。婚后一年,父母省吃俭用将钱连本带息还了她。如今,姨婆患老年痴呆症住进养老院,父亲也常带着我们去看望,虽然她已全然认不出我们。父亲常说,外公外婆和我母亲都是很好的人。当年母亲貌美如花,身边追随者甚多,而他只是穷小子一个,但他们并没有嫌贫爱富。本答应结婚买张新床因手头实在拮据不了了之,他们也没计较。一直以来,外婆家有困难,需要帮忙,父亲总义不容辞。父亲也常念叨,提携他的李主任等领导和众多帮助他的同事,让他能以区管干部身份退休,虽然工资不算很高,更无法与老板收入相比,但确实很荣幸了。父亲的言行时常警醒我,人,应有自知之明,应知足感恩,应力作能及地帮助他人。

 如今,我也已过而立之年,尤感在浮躁社会坚守朴素做人之道的可贵,虽不能给你大富大贵,却能让你活得坦荡自得。我最大的心愿是将来有了孩子,能让他传承这些朴素的做人之道,用个时令词就叫家训吧。(濮一鸣)

 

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